外国语学院学子暑期“三下乡”: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发布者:刘杨鑫发布时间:2025-09-01浏览次数:10

为积极响应学校2025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外国语学院精心组织、广泛动员,5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踊跃参与,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书写了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

聚焦专业提升,锤炼教学本领

蒋萍和王从梅两位同学前往华东师范大学参观学习,并成功通过汉语国际教师证书面试考试。这一经历不仅是个人专业能力的一次重大飞跃,更是外国语学院学子积极践行“以学促干、以干促学”理念的生动体现。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她们深入接触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交流互动,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通过严格的面试考核,她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教学能力脱颖而出,为未来投身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她们的行动激励着更多同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养,为传播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探寻传统文化,激活时代价值

葛蓉同学前往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参加传统文化研习活动,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白马寺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龙门石窟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精美的佛教艺术造像闻名于世。葛蓉同学深入这些文化圣地,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调研古建艺术,追溯历史记忆。她表示,将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新媒体等数字技术,把在研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整理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其时代价值,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影感悟历史,厚植家国情怀

丁彩云同学参加了《南京照相馆》观影活动。这部影片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南京的历史变迁和人文风貌,让观众在光影交错中感受时代的脉搏和家国的情怀。通过观影,丁彩云同学深刻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决心。她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此次观影活动也是外国语学院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社会实践的一次有益尝试,引导学生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奋进力量。

投身绿色实践,践行生态理念

卢一萱同学参加了南京绿博园实践活动,积极践行了“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的活动要求。在绿博园中,她参与了环保宣传、垃圾分类指导等实践活动,向游客宣传绿色低碳生活知识,倡导文明绿色出行。通过与游客的互动交流,卢一萱同学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的时代内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一份青春力量。

外国语学院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紧密围绕学校通知要求,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在思想上得到了洗礼和升华。他们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风貌。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外国语学院将继续引导和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外国语学院的学子们将继续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书写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

 (文:刘杨鑫;图:开放学生;审核: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