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进行时】外国语学院党总支部开展“万人看江浦,拥抱新校区”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者:于乐发布时间:2023-05-15浏览次数:387

为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响应校党委“万人看江浦 拥抱新校区”专题学习调研活动的号召,5月1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党总支组织党员及教职工代表前往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参观调研,并赴桥林新桥区参观建设进展,开展了一次主题为“秋雨春风,一灯不灭,大笔豪情,广厦万间”入脑入心的特色党日活动。

求雨山文化公园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曲径通幽的山坡之上安静的散落着“金陵四大家”——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适和萧娴的纪念馆。四人生前在书法艺术领域享有很高的造诣,纪念馆内一件件书画艺术珍品,为江苏大地留下闪亮的文化印记,也成为江浦一张亮眼的文化名片。

在这里,党员教师们不仅欣赏了“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寒灯八十余霜铸就的诗书画艺术“三绝”;当代最杰出的女书法家萧娴先生遒劲有力、颇具阳刚风韵的大家风范;文字学家、史学家、艺术家于一身的胡小石先生渊博的学识……更是通过一段段广为流传的故事,领略了各位艺术大师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精神品格。林散之先生人生经历多次挫折,在左耳失聪,右手残存三根手指的情况下依旧积极创作,作品中处处传达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萧娴先生广收弟子,不论家境,不论资质,只要喜爱书法,皆慷慨施教,且倾心培养,其中不少已成著名书法家,受到学生及后世的广泛爱戴和瞻仰。胡小石先生风骨凛凛,爱生如子,授课之余,常邀学生踏青登高、共品家宴……几位先生道高为师,身正为范,给外国语学院的教师们上了一节师德师风的示范课,大家深刻体会到为师为教,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做到春风化雨、以文化人、持之以恒。

教师们还瞻仰了求雨山上的浦口革命烈士纪念碑,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三浦”(江浦、浦口、浦镇)战役,为纪念解放江浦牺牲的数百名解放军指战员,江浦县修建纪念碑,上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碑体形如风帆又似利剑,碑字均为隶书,都由林散之先生题写。

随后教师们前往新校区,在新校区建设现场,基建处时庆龙老师向教师们详细介绍新校区一标段和二标段规划设计方案、校内功能分区及实时建设进展,带领大家参观宿舍样板间与学生食堂。当听说桥林新校区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园,校区将与社区、园区完美融合,教师们的讨论更加热烈,对新校区投入使用后的工作生活、新校区带来的新气象充满期待,为将来更好开展“三区联动”工作建言献策。


教师们通过实地学习调研,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江北新区,不仅是未来南京经济增长的高地,更是风景秀美、人杰地灵、有着厚重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宝地,进一步加深对江北新区和新校区热爱,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教师纷纷表示,德高身正方能为师为教,要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三全育人”,继往开来,博学笃行,为推动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汤玮健 邹本平;图:外国语学院;审核:章琼 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