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第二党支部开展“百岁人生,百年党史的交叠——向大师致敬”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者:邓雨洁发布时间:2021-06-25浏览次数:821

2021年6月17日,我国翻译界泰斗许渊冲先生去世,享年100岁,为致敬这位与党同岁、译著等身的大师以及他为中外文化交融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从大师的一生了解革命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和家国情怀,6月22日,外国语学院第二党支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日活动:“百岁人生,百年党史的交叠——向大师致敬”。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一共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曹琳婧老师给大家详细介绍了许渊冲老人的生平以及他的翻译成就。许老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后考入清华大学,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从事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在国内外出版译著六十余本,包括《诗经》、《楚辞》、《西厢记》、《李白诗选》、《包法利夫人》等中外名著,被誉为“诗译英法第一人”。曾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以及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翻译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五千年的文化是智慧的传承,是精神的传递”是许老的名言,也折射出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怀。

第二个环节是“许渊冲译毛泽东诗词赏析朗诵会”,支部党员们逐个登台,分别用中、英文朗诵许老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老师们字字铿锵,饱含深情朗诵了《沁园春雪》、《沁园春 长沙》、《七律 长征》、《水调歌头》、《卜算子 咏梅》等著名的主席诗词。在朗诵中,大家一边感受许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茎”打造的语言文字音美、意美和形美;更感受到毛主席诗词的气壮山河之美。主席诗词如同一部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记载了中国革命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和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第三个环节,支部党员们一同赴大华影城观看了纪录片《九零后》。影片采访了16位九十多岁、甚至一百多岁的老人,许渊冲便是其中一位。通过老人们的亲口讲述,影片重现了当年西南联大的传奇历史,和拳拳赤子精忠报国的故事。许渊冲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报名服兵役,为美国空军担任翻译。后赴法国留学,参加留学生组织,热情学习马克思主义,探讨救国救民的道路,认识到报效祖国才是真正的出路,便与一批优秀的人才回国,后来一直为祖国培养外语人才,以及从事中外优秀作品的翻译工作。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外国语学院第二党支部的教师党员们收获颇多。同时这次党日活动也是支部全体党员集思广益,用心设计的结果。此次活动做到了:一、时效性。活动紧扣重点事件,得知许老去世的消息,党员老师们唏嘘心痛不已,支部书记第一时间提出开展主题党日的想法,支委会立刻分工,精心设计活动内容,让每个党员充分参与。二、专业性。活动结合老师们的语言专业背景,一方面大家集体赏析许老翻译的毛主席诗词中的经典译句,体验翻译家一语双关、音韵俱佳的精湛技巧。另一方面,更是学习许老“择一事、终一生”的专业精神,以及他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所做的毕生努力。三、创新性。此次活动形式新颖,在党史学习的基础上,从不同侧面广泛挖掘党史题材。许老的百岁人生与党的百年发展相互重叠,回顾许老的一生,让我们了解了革命岁月西南联大为保存宝贵的知识分子队伍而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许渊冲、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等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报效祖国,为推动不同时期的中国革命和祖国强大做出的伟大贡献。




(图:征正/文:陈敏 审核:章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