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东校区教学楼阶梯教室举办了师德师风座谈会,袁利副院长主持了此次会议,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出席。
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
几位外国语学院退休领导与教师也受邀参会,他们向全体在职教师分享了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的珍贵的心得体悟。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原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陆宝华再次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根本问题。他指出,必须进一步深化“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改革,在育人的高度、力度、效度上下功夫。徐德培、巴昱等勉励全体在职教师,总结道:一是要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重要论述,掌握师德师风的内涵要求;二是要认真总结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典型,树楷模,找问题,提高学生对学校满意度;三是严守师德师风规范。
随后,优秀中青年在职教师代表王雁、邹榕等分享了她们对师德师风培养的理解。两位老师表示,“乐做绿叶衬红花,无私奉献为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日常教学中,她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钻研业务、努力进取、以身作则;平等关爱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力争修德养性,以德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此次师德师风座谈会,进一步让全体教师明确了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学院积极鼓励教师,把自己的人生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中去,要求教师们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以德立身,坚守教师品行之底线,自觉践行师德标准。在热烈氛围中,参会教师纷纷表示会努力塑造己身,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好老师。
(图:征正 文:胡紫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