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外语系

发布者:征正发布时间:2020-07-02浏览次数:962

那年的外语系


2000年,那时的南京只有一座长江大桥。20岁上下的我们,带着懵懂好奇,来南京读书。

长途客车缓缓驶过南京市长江大桥,那时的我们,心里不会想南京的市长是不是叫江大桥。

那时的我们可以整篇的背出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那时的我们追寻着旧时王谢堂前燕,一心想看看金陵的寻常百姓人家。

那年外语系,招了我们学校的英语专业的第一届本科。我们的教室当时在教育学院的电大楼,宿舍在河西一个防腐设备厂里。每天从宿舍到学校上课,都要经过月光广场,草场门大桥。那时的月光广场还未完工,散发着好闻的香蕉水的味道。

那时的食堂简单的只有几个菜,却有我最爱的西红柿炒蛋。宿舍门口有个小饭馆,酸菜鱼十元一盆,米饭免费,宿舍的几位男生,下午踢完足球,去只点了一份酸菜鱼,却吃光了老板准备的所有米饭。那可是老板准备的一个晚上的客人的量。

那时的电大楼可以说非常古朴,教室里发黄的课桌,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故事,漆红的教室的门,漆也渐渐脱落,一开一关的声音,仿佛也在给这里的故事配乐。到了秋冬,那阳光仿佛也变得斑驳。

讲台上,佟老师正在给我们上一门叫《基础英语》的课,他时常从他那老花眼镜的上缘打量我们。佟老师是那时我们的系主任,不苟言笑,讲话不急不忙。每一篇文章,从释义到语法,再到语境。力求透彻。那么无聊的基础英语,爱翘课的我们,却很少有人翘他的课。也许是因为怕他,也许是因为成了习惯。也许是他讲课的魅力。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居然一直坚持了四年。还记得那时有女同学染发,染指甲,他也会批评。当时没想到外语系的老师居然也有这么老派的人。现在想来,正是当年佟老师的严格要求,才让我们学到了实在的东西。没有虚度那光阴。

四年的时间在那时看似漫长,漫长到甚至以为那就是一生。而今回首却恍若刹那。宿舍从防腐设备厂搬到大件公寓,后来又搬到漓江路,教室从电大楼搬到江东北路新大楼。不管我们准没准备好。04年到了。我们毕业了。

社会是残酷的,一路摸爬滚打,弄得遍体鳞伤,也常常会想,如果大学时我再努力点就好了。但是时光不会回头,珍惜当下才最重要。

就像今天,内罗毕的蓝花楹开满了大街小巷,我能够有机会在这异国,感受这不同的风景。在咖啡馆和客户轻松愉快的聊天,说说特朗普最近又干了什么不靠谱的事情,炫耀一下咱们中国电子支付的强大和便捷,咱中国铁路的高效与舒适,甚至在抖音上给他们看一下咱中国的大好河山。引得老外不禁哇哦。而这些,都是幸亏在大学的那四年,在外语系的那四年。如果没有这四年。我也许现在某个工地搬着砖,又或是在哪个菜市场摆着摊。

2019年,难得的一个机会,又回到了南京,回到了学校。学校已经改了新的名字,有了新的校区,新校区很漂亮。只是心里在想,这还是我的学校吗?直到见到了曾经的熟悉的老师。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那些熟悉的人,那些熟悉的声音和味道。

没错,这是我的学校!

 

(文:2000级校友臧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