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升本)专业介绍
一、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050103
专业名称:汉语国际教育
所属学科门类:文学
学位授予门类:文学
二、教育类型和学制
(一)教育类型:远程开放教育
(二)招生对象:具有专科或同等以上学历人员
(三)层次:专升本
(四)学制:弹性学制(最短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二年半)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中国文学、中华文化知识及教学理论,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悉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开放教育学习模式,具备跨文化交际的专业知识及能力,能在国内外从事汉语教学或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专业特色
专业突出: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及文化功底,具有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的基本素养,掌握中外语言文学、文化等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技能。专业课程设置层次清楚,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为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师资突出:本专业各课程的主讲教师均为有全职教授、副教授(博士学位),聚集了一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方面的优秀教师和学者,师资力量雄厚。
英语突出:依托外语学院资源,拥有强大的英语师资团队,让学生在外语方面领先一步。
重视实践:充分整合高校、社会教育机构的外部资源,让学生能够有机会磨练教学技能、学以致用。注重加强与国内外机构的交流合作,学生可赴学院的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习,为学生提供不可多得的职业体验和学习机会。
五、专业核心课程及说明
(一)《古代汉语》
课程目标:较系统地掌握必要的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同时,通过若干范文的学习,增强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提高阅读和理解古文的能力,以便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加深对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理解,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文选和通论两个部分。文选部分精选历代典范作品,教学中以先秦作品为主;通论部分包括工具书、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古书注解、文言翻译、文体知识等,其重点应放在语言知识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语法知识。此外,重点选择最常用的几百个常用词,引导学生切实掌握。
(二)《语言学概论》
课程目标: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获得语言学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进行语言学分析的基本技能。了解语言学发展的概况,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介绍有关语言和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内部结构系统等作总体介绍;讲授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结构规律,包括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讲授语言学其他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包括语言与社会文化、语言的接触与发展、语言习得与教学、语言学诸分支学科等。本课程注重语言理论的实用性,强调语言理论与语言实践特别是语言教学的密切结合。
(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课程目标:了解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主要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流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编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等围绕上述目标和任务,本课程将参照当前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以上诸方面做适当的介绍。
(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
课程目标: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类别、基本原则和诸多特点,从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文化等方面洞晓各语言文字要素的教学原则和基本技巧,从汉语综合课、口语课、听力课、阅读课、写作课等方面洞晓各种语言技能的教学原则和基本技巧。通过实际汉语教学的观摩和实践,重点使学生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基本技能。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以实践为主要手段,结合案例分析,促进学生清晰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教学的基本特征,并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讲授四种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和语言综合课的教学理论、原则与方法。
实践条件要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教学试讲。
(五)《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目标:了解中国百年来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和创作的分析与介绍,了解中国百年来的思想、情感的历史内容,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取得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以及经验教训,从而对现当代文学的面貌有个大体的认知。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近一百年来,文学流派、思潮的远期,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成绩以及经验得失,包括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等;文学社团的建立、运作、成员构成,主要的思想、艺术倾向和主要的文学实绩等;主要的小说作家、诗人和散文作家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以及在文学史乃至思想史上的地位等。
(六)《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目标:了解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规律。掌握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形态,帮助学生领悟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同时通过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在掌握中国文化的研究对象、范围、理论和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一些重大影响的事件、著名人物的思想观念。从几个方面来讲解,以丰富学生对中国文化体系的认识:1、中国文化的研究范围与对象;2、中国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3、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精神;4、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六、招生咨询电话及地址
江苏开放大学外国语学院 025-86265611、15335175772
(南京市鼓楼区江东北路399号图书馆3-3)